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全面掌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知識與基礎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國際視野、 家國情懷、科學精神,具備良好的漢英雙語和一定的第二外語能力,具備跨語言文化溝通理解和終身學習能力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學生通過系統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知識與基礎理論學習、創新實踐能力訓練和綜合素養提升,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在國内外從事國際中文教育以及語言文字、國際交流等相關工作。
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畢業要求
1.教育情懷
(1)熱愛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廣闊的國際視野;
(2)秉持學生中心和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能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有志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師德規範
(1)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師德規範,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堅持文化自信,具有從事國際中文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熟悉教育法律法規,依法施教。
3.專業素養
(1)深刻理解國際中文教育的内涵,具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知識,掌握教育教學規律,了解本學科領域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态;
(2)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具有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善于發現和解決國際中文教育相關領域的新問題;
(3)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運用學科知識對國際中文教育領域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和綜合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切實的解決方案;
(4)具有較強的現代信息技術能力,能夠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國際中文教學和開展科學研究。
4.教學能力
(1)具有全面紮實的語言文字基本功和較強的國際中文教學能力;
(2)能夠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基本原理,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
(3)具有較高的第一外語(英語)和一定的第二外語水平,能夠熟練運用外語開展跨文化教學。
5.班級指導
(1)樹立德育為先理念,充分認識德育的重要作用,關愛學生,情系育人;
(2)掌握班級管理與建設的工作規律與基本方法;
(3)掌握基本的學生心理輔導技能,能夠有效處理文化沖突,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6.綜合育人
(1)理解學科育人的價值,掌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蘊含的豐富人文情感、态度和價值觀,初步掌握學科育人的内容、途徑和方法,能夠有機結合學科教學進行育人活動;
(2)理解文化育人的作用,掌握通過班級、校園文化建設育人的原理和策略,能夠參與或組織主題活動等。
7.溝通協作
(1)具有較強的溝通協作意識和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跨語言文化溝通理解能力。
8.學習精神
(1)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通過不斷學習适應社會需求;
(2)具有反思精神,善于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學分要求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總學時數為2496(除實踐類課程),總學分數為156,其中專業必修課中的學位課程為69學分。
四、辦學特色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本專業強化“雙(多)語”“雙(多)文化”教學,課程設置新穎實用,除必修的公共課外,設置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基礎課、專業拓展課、外語能力課(包括英語(第一外語)、日語/韓國語(第二外語選修)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約占全部課程和學分的40%)、計算機應用技術(如計算機教輔技術、課件制作、電子商務、辦公自動化)等四個課程闆塊,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具有紮實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知識和中外語言文化知識,達到專業外語水平,具有較強的現代信息技術能力,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國際中文教學、管理及其他涉外工作。
學院依托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點和博士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和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領域的海内外知名專家直接參與本專業的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學院積極鼓勵和指導本科生從事科學研究,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為其創造條件赴海外實習和交流訪問。學院出台政策鼓勵和指導本科生考研,錄取率居全校各學院前列。學院實行全員本科新生導師制,全方位指導本科生健康成長、科學成才。
學院依托國際學生、本科生、太阳网集团8722三位一體教育模式,在本科教育上充分發揮中(中國學生)外(國際學生)互動、研(太阳网集团8722)本(本科生)互動、師(教師)生(中國學生)互動的優勢,促進本科生和國際學生、太阳网集团8722、教師之間的多向交流,構建多語多文化培養氛圍。學院的千餘名國際學生和多個層次的國際學生教學班,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的見習和實習提供便利條件。這種中外互動、研本互動的辦學模式為學生的全面就業和進一步深造也創造了廣闊空間。學院每年組織的“暑期海外研修”和“海外漢語教學實習”深受廣大本科生歡迎,業已成為中國學生赴海外短期交流的品牌項目。學院本科生在曆屆“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和“國際中文教育教學技能大賽”等競賽活動中均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