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師團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發布者:發布時間:2014-04-28浏覽次數:1154

        2014年4月22日,台灣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主任彭妮絲博士一行5人前來我院進行訪問。曹秀玲院長緻歡迎辭,随後賓主雙方即開始學術交流。

        中原大學彭妮絲、柳玉芬、湯崇玲老師先後作學術報告,題目分别為《華語文師資培育學習成效研究:以同侪互評應用為例》、《動量詞的前置與後置分析》、《義理分析教學法的道德反思——以<鄭伯克段于鄢>為例》。我院吳穎、杜轶和李文浩三位老師也分别做了題為《基于語言強化學習的漢語強化教學模式探析》《唐、五代動态助詞“卻”與“着”的功能差異》、《試論漢語勸誡類雙重否定構式“别拿N1不當N”》的學術報告。

        學術報告内容涵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本體研究以及漢語教學研究,議題相當廣泛。作為漢語的不同變體形式,海峽兩岸的語言現象既有共性又有差異,這引起與會教師的極大興趣。與此同時,海峽兩岸在漢語教學方法上也有諸多不同,值得深入交流和研讨。

        彭妮絲博士談及“同侪互評”在高級階段漢語教學中的運用、湯崇玲老師通過古漢語文選引導學生進行道德反思,吳穎老師讨論的“強化漢語”教學模式引起熱烈反響。柳玉芬老師總結的漢語動量詞前置和後置規律、李文浩老師讨論的漢語新格式“别拿N1不當N”均有新見地。杜轶老師結合研究課題指出在古代漢語研究中文獻功底的重要性。

        此次學術交流活動由副院長姚占龍老師主持。範開泰教授親臨指導,學院部分教師參加了研讨。研讨會氣氛熱烈,讨論深入,結束時賓主雙方均有意猶未盡之感,相約下次研讨移師台北。

        我院與台灣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學術交流。彭妮絲博士一行專程前來參加院(系)際小型學術研讨會是對2013年9月齊滬揚教授為首的我院教師代表團赴該校訪問的回訪,标志着雙方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海峽兩岸在漢語國際教育方面各有千秋,本次學術交流活動使兩岸漢語教師得以分享對方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對于增進彼此的感情和認同、提升漢語教學質量具有深遠意義。

 

 

Baidu
sogou